点击上图 登记逛展

 

 

 
 

2022年3月,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〉部分内容的公告明确指出射频治疗仪、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,自2024年4月1日起需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才可进行生产、进口和销售。

 

自此,“价格跳水”“品牌大逃亡”消息频频传出,各企业严阵以待。

 

今年3月27日,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器械标管中心对《射频治疗仪、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分类界定解读》的内容:

 
 

 

根据《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〉部分内容的公告》(2022年第30号,以下简称30号公告),明确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“09物理治疗器械”子目录、一级产品类别“07高频治疗设备”中二级产品类别“02射频治疗(非消融)设备”中射频治疗仪、射频皮肤治疗仪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。

 

30号公告的实施涉及美容用途射频类产品的管理属性和管理类别划分。

 

为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射频治疗仪、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的分类界定工作,在国家药监局的指导下,器械标管中心对该类产品的管理属性和类别划分做出如下解读:

 

01

不是所有射频类产品都属于医疗器械。对于产品是否作为医疗器械管理,应当依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739号)第一百零三条中医疗器械定义进行综合判定,并根据《医疗器械分类规则》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等判定产品的管理类别。

 

02

根据30号公告,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射频治疗仪、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,其工作原理一般是“通过治疗电极将射频能量作用于人体皮肤及皮下组织,使人体组织、细胞发生病理/生理学改变”;预期“用于治疗皮肤松弛,减轻皮肤皱纹,收缩毛孔,紧致、提升皮肤组织,或者治疗痤疮、瘢痕,或者减少脂肪(脂肪软化或分解)等”。符合30号公告规定的产品应当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。

 

例如,预期用于“淡化皱纹(如抬头纹、鱼尾纹等)、减轻细纹、眼周除皱、改善松弛下垂、提升苹果肌、脸部轮廓提拉、紧致轮廓、紧致肌肤、提拉塑型、收缩毛孔”等的射频美容产品,应当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。

 

对于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射频治疗仪、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,如产品还具备其他功能(如微电流刺激、超声治疗、强脉冲光治疗、冷敷等)时,根据《医疗器械分类规则》第六条(一)“如果同一医疗器械适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分类,应当采取其中风险程度最高的分类”,该产品应当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

 

例如,具备射频皮肤治疗和强脉冲光脱毛两种工作机理的产品,射频皮肤治疗的功能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功能,强脉冲光脱毛的功能为第二类医疗器械功能,则该产品整体应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。

 

03

不符合医疗器械定义的射频类产品,则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。

 

例如,预期用途不涉及30号公告规定的情形,而是仅用于“精华的皮肤无创促渗(不用于药品和医疗器械促渗)、促进精华吸收、皮肤表面清洁、温热按摩、物理按摩、肌肤放松、去除角质”或类似用途的射频类产品,则不符合医疗器械定义,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。

(图源: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)

 

 
 
大医美®创业博览会开始报名啦
 
 

 

6月19日-21日,《大医美®创业博览会》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6.2馆召开,大会集结了数千名医生专家&专业讲师团,围绕【合规营销】、【合规财税】、【仪器设备】、【找医生、找护士】、【科室建设】、【应对检查】、【客户纠纷处理】、【咨询销售】等角度展开深度讨论与分享,与您一起探讨新时代、合规趋势下,如何解决门店创立、经营等难题,现点击下方链接即可报名参会!

 

 

 

 

如有疑问想与大会组委会交流,或咨询下届信息,可扫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
 

 

联系人:叶小姐
联系电话:18620085009
 
 
 
 

部分图文源网络

如对版权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

我们尽快处理,谢谢

 

利好!中国药检发布射频类仪器最新界定解读!

2024-04-02
首页标题    行业新闻    利好!中国药检发布射频类仪器最新界定解读!
27日,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器械标管中心对《射频治疗仪、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分类界定解读》的内容。